


节约能源资源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铜川市各级公共机构把节约能源资源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贯彻实施《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陕西省公共机构节能办法》,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狠抓工作落实,加大节能技术推广和改造力度,加强节能宣传和制度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强化宣传培训,注重提升能力素质
2月7日上午,铜川市公共机构节能法规知识讲座暨能耗统计软件培训在铜川一中举行,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吴昕总结2017年工作,安排部署2018年工作,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处工作人员讲解公共机构节能法规知识,软件公司对各级公共机构能耗统计人员进行了耗能统计软件培训,这样的培训活动,他们每年都会举办,目的就是进一步提升各级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提升工作成效。
营造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提升能力,是奋力追赶超越的前提所需。除了组织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人员业务培训活动,铜川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还成功举办了三届市级公共机构“节能低碳,绿色骑行”活动,市级机关60多个单位500余人次参加;与市直机关工委联合举办健步行活动;举办全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能耗统计制度及软件应用培训;开展市级机关能源短缺体验活动,各公共机构主动关闭公共区域照明设施、不使用空调、电梯设置为三层以下停运、减少一次性用品消耗、践行“135出行方式”、实施“光盘行动”等,多种活动助推各级公共机构形成了自觉节约能源资源的良好习惯。
新春前夕,中央电视台CCTV发现之旅《纪录东方》栏目组来到铜川,对他们开展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摄制专题节目,宣传他们的经验做法。
推广先进技术,大力实施科技节能
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王铁良说:“公共机构节能制度是保障,人员是关键,技术是亮点。节约能源资源更重要的是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像医院、学校这些公共机构对水电气的使用几乎是不间断的,靠关灯、关电脑节约能耗的空间都不大,比较可行的途径只能是不断应用节能新技术和新产品。”
2018年1月15日,铜川政务大楼物联网能耗监测与管控平台全部建成,该大楼成为陕西省首个智能化节能机关大楼。政务大楼的管理人员通过手机上的APP就能对办公室电脑、打印机及中央空调实施控制,不管在哪儿都可以切断办公设备电源,实现对办公大楼能耗的精准监测、统计、分析与监控,引领了物联网主被动节能新模式。近年来,他们以节能技术改造为抓手,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先后争取和筹集各类资金2300万元,对市级机关办公场所实施制冷采暖、雨水收集、绿化喷灌、墙体保温、建筑节能等一系列节能改造工程。各级公共机构供暖锅炉完成了从燃煤、水煤浆、燃气到利用电厂余热进行集中供暖的改造,实现了大步跨越。铜川一中作为他们的示范点,先后实施了供暖系统智能化改造、光源改造、雨水收集池建造、食堂减霾改造、能耗监测系统建设等工程,节能率达到30%以上,使之成为绿色校园,其案例被在全省推广。他们还先后购买1800个节能插座向各级公共机构发送;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建立多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积极实施节能灯具和节水器具改造。
注重工作实效,探索节能发展之路
因煤设企,因企建市的铜川,曾有过千年的文化荣光,也有过曾“在卫星上找不到”的失落。今天的铜川,经历了凤凰涅槃的锤炼锻打,正在加速探索一条绿色发展的新模式。铜川机关事务管理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将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作为奋力实现追赶超越的着力点,紧紧围绕建设节约型公共机构这条主线,多措并举,使全市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在追赶超越中取得了明显成效,各级公共机构单位面积和人均能耗、水耗均达到省、市制定的降耗目标,多次被省、市主管部门表彰,2015年底被省政府办公厅评为“十二五”公共机构节能先进单位。2016年,全市公共机构能耗在2015年的基础上人均下降1.9%,单位建筑面积下降5.66%,人均用水量下降2.11%,完成了省上下达的节能目标。
在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方面,他们已经有了很多实践的经验,也取得了相对丰硕的成果。在今后的工作中,除了一如既往地重视和加强,还将在方式方法上加以提高和应用,加快建立和完善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指标体系、监测体系;更广泛地实施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工程,推广节能新产品、新技术;开展公共机构能源管理师培训等,通过不断努力,积极摸索出一条更加适合省情、市情的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发展之路。为实现“蓝天常在、绿水长流”的诺言,铜川市各级公共机构还将继续寻找节约能源资源新空间,极大地发挥好公共机构对全社会的示范引导作用。
业务培训
铜川市管理局领导现场参观指导采暖制冷系统改造
全国各省区网站
省政府机构网站
地方政府机关事务部门